所謂棚頂太陽能發電、棚內發展農業生產的新型發展模式指的是“農光互補”。通過安裝農光互補光伏支架系統、電池板等整個電站所需設備進行清潔電源發電,最后并入國家電網,不僅具有無污染零排放的發電能力,又不占用土地資源,做到土地立體化增值利用,農業生產和光伏發展雙管齊下。
“農光互補”作為光伏扶貧中比較成熟的模式,是各地推進光伏扶貧工作的重要抓手。
一、農光互補光伏電站政策背景
據了解,在山東、江西、江蘇等傳統農業大省已經逐漸推廣光伏農業大棚。根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14年3月,我國較大規模的“漁光互補電站”水產養殖、“農光互補電站”蔬菜大棚、光伏畜禽養殖大棚項目等已經達到400多個。行業專家提出,若是在全國大范圍、大面積地推廣光伏農業產品,短時間內可以達千億規模,在五年內可達到萬億規模。
二、農光互補光伏支架系統概述
農光互補支架主要適用于農業光伏電站的安裝,節約了土地資源,解決了光伏發電與種植使用的沖突,根據各種電池板排版、植物所需的日照量和農耕機器入口尺寸等來設計系統結構,提供合適的支架設計,預裝程度高,施工便捷。
可靈活創造適宜不同農作物生長的環境,通過在農業大棚上架設不同透光率的太陽能電池板或不同的電池板排版設計,來滿足不同作物的采光需求。
三、農光互補模式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發展低碳經濟、開發綠色清潔能源和節能減排等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在新能源種類中,太陽能具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清潔能源,具有較大的增長空間,在倡導低碳經濟、節能環保的全球背景下,“農光互補”模式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和市場空間。
2、不額外占用土地,節約了建設地面電站的土地,并且可以做到就地轉化電力,就近利用電力,減少電力傳輸中帶來的損耗,大幅度提升了能源綜合利用率。
3、農業投資大,回收周期慢的情況得到改變。棚頂光伏電站的建設運營,有利于分攤農業大棚建設的投入成本。并且提升大棚功能、質量和使用年限。
4、具有顯著社會效益。短期內有效解決了“三農”問題,增長人民的財富收入,長期對降低碳排放,溫室效應都產生了較為積極的影響和貢獻。
光伏電站的投資是一種穩定、長期的投資收益類項目,邁貝特作為行業知名的光伏工程服務商,提供農光互補光伏支架系統,質量有保障,可以確保電站長期穩定運行。同時能給客戶提供光伏發電金融服務,使客戶可以安心享受投資光伏的穩定回報。
400-855-1855
0592-3754999
郵箱:sales@mbt-energy.com 售后:service@mbt-energy.com